被90%中国人误解了12年的斜杠

被90%中国人误解了12年的斜杠

10月20日,世界第六届互联网大会。阿里巴巴旗下的罗汉堂发布:

中国9成年轻人,同时拥有两种以上职业或线上身份。如今是斜杠青年当道。

今年,伴随着“副业刚需”的热议,围绕“斜杠青年”的讨论越来越多,但是含混模糊。

我在几个微信群里,询问“提到斜杠青年,你脑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收集到的关键词如下。

褒义:跨界、天才、高大上、厉害、有天赋、多项技能、复合型人才、多面手、综合能力强、旧技能延伸到新领域、人生赢家、酷、思想自由、能力强、什么都会、什么都能玩、有特色、知识储备丰富、底层逻辑清晰
中性:副业(多次提到)、额外收入(多次提到)、第一次听说、有很多个工作、1人1公司 、内核一致、非主流、文艺、文青、理想化、兴趣爱好、思维模式、查理芒格、达芬奇、王思聪、韩寒、高晓松
贬义:不专注(多次提到)、忙碌(多次提到)、闲人才能做(多次提到)、看上去很美、名字好听而已、生活苦、没前途、没意思、没出路、样样通样样松、万金油

可以看出,主流声音对斜杠(多重职业)的这种社会现象,并没有形成相对清晰的共识。

绝大多数人都没分清楚,斜杠、兼职、副业、文艺青年、跨界、自媒体、复合型人才,这些相似又不同的概念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个大家口中的“斜杠青年”、斜杠创业者、专注研究如何养成斜杠的人,我想用一篇长文,重新澄清斜杠这个其实并不新颖、但是被深度误解的概念,结合案例,给出反直觉的洞察。

面对混沌不清的资讯,我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增量信息,消除误解。

早日具备“斜杠思维”,赶上个人的跨界红利。

(文章首发于我的公众号 增长潘多拉)


全文共 6 章,合计 12300 字,预计阅读时间 20 分钟

重点打包

全文重点速读

1. 斜杠概念诞生于2007年的美国,严格定义是“从事多重职业”,有成功案例,是普遍社会现象。斜杠并非年轻人的专有物,任何一个人生阶段,都可以选择开启自己的斜杠事业

2. 斜杠不是多个工作的堆叠,不是单纯追随兴趣爱好的狂欢,更不是逃离职业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麻醉剂。需要遵循3个重要原则:以可迁移的能力为内核、不同职业间有协同作用、终极目的是追求人生幸福

3. 具备斜杠特质的跨界人,在中国主要活跃在互联网上,有年轻化的趋势。源于互联网行业天然的“无边界”属性、以及移动互联网对个人能力的极度放大

4. 斜杠的近似词是跨界。跨行业间的可复用技能,来自于多元的教育、生活和职业经历,孕育出的批判性思维

5. 大学教育和泛教育行业的缺陷,造成了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缺失。陈旧文化的惯性、传播环境的嘈杂,干扰到个体释放潜能。这两点,阻碍了斜杠现象,在中国遍地开花

6. 面临全球零工经济、职业多重化的大趋势,和增长放缓的挑战,作为个人,别自我设限。作为企业,发展教练式领导力、开放和第三方斜杠人才的互惠合作,可能是持续创新、找到新增长点的突破口

/ / /

第1章 正本
斜杠的起源

斜杠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美国,2007年

时任《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职业专栏作家玛西·埃尔博尔(Marci Alboher),首次提出了slash(斜杠),描述当时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

很多人不再满足于单一职业的工作模式,开始从事多重职业(multiple careers,也称“复业”),享受多个职业身份。

这些人介绍自己时,需要用“ / ”来分隔自己的不同职业身份,比如:

招聘专家 / 生涯规划师 / 作者 / 职业教练 / 培训师

主厨 / 美食博主 / 美食摄影家

活动策划 / 瑜伽教练 / 策展人 / 猎头

随后,玛西·埃尔博尔出版了斜杠概念的开山之作

《一个人 / 多重职业:一种工作/生活成功的全新模式》。

这本斜杠的开山之作,在豆瓣的阅读量居然不足100

值得注意的是,玛西·埃尔博尔本人,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斜杠人”。

考虑到她本科英文戏剧专业、博士法律专业的背景,就更有意思了。

法律工作者 / 记者 / 专栏作家 / 专注于职业发展的教育工作者 / 创新中心Encore营销副总裁


斜杠现象,不断在美国蔓延,随后辐射到世界各地。由于大有年轻化的趋势,在传播的过程中,在港台地区被误译成“斜杠青年”,随后传入大陆。

从本意上看,斜杠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属物。

相反,在书中采访的数百位斜杠人里,相当比例是在工作若干年后,才发展出第二、第三、甚至更多重的职业身份。事实上,不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人人都可以选择开启自己的斜杠事业。

那么,斜杠和兼职、副业、打零工的本质差别在哪?

必须回归本源,说说开启斜杠人生的三个重要原则。

/ / /

第2章 辨明
斜杠人生的3个原则

斜杠不是多个工作的堆叠,不是单纯追随兴趣爱好的狂欢,更不是逃离职业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麻醉剂。

真·斜杠人生,需要遵循3个原则:

  • 以可迁移的能力为内核
  • 不同职业间有协同作用
  • 终极目的是追求人生幸福

2.1 可迁移的能力

看似不同的多个职业,是以可迁移的核心能力串联起来的。

大众通常对那些跨行业、跨领域工作的人,要么惊叹于他们的天赋,要么好奇于他们为什么能做和自己的专业、过往职业经历毫不相干的事情。

其实,表面上不同的工作,可能具有相同的内核和逻辑。由于行业和职能壁垒的关系,通常是行外人看不清,行内人一眼懂。

著名主持人、作家梁文道,在圆桌派第四季中,就讲述过自己的跨界逻辑:

我年轻的时候,干这么多事情,我后来回想,其实我总觉得我干一件事。

比如说,我做电影剧本、做杂志编辑、写专栏、做电台节目、做电视节目、做策划、教书、做一些机构的顾问,好像都不一样。

但其实,贩卖的都是同一种能力。那种能力是,怎么样去组织讯息,然后从讯息中找出一些能碰撞出创意的地方,用某种语言或者内容形式,清晰的表达出来。

其实是同一种能力,应用在了不同的领域,或者从不同的领域里,找到养分来滋养、培育这种能力。


【白一喵的例子】

我目前同时在从事的职业,包括:

斜杠创业者 / 跨界人才研究者 / 自媒体创始人 / 复业大学社群发起人 / 增长黑客 / 创业导师 / 独立咨询顾问(中小企业方向) / 高管教练 / 职业教育和潜能开发 / 品牌营销 / 产品经理 / 运营

可以说,我就是一家“1个人的公司”,One-Person Business(OneBiz)。

无一例外,内核都是研究人、研究人性,靠这个能力把所有工作串联在一起。它们之间的联系是:

品牌营销,需要充分理解消费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潜在心理需求,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购买行为。由于多数数据难以获取,需要基于人性、人脑运作洞察机会。这一点,和初创型企业的产品经理、运营、增长,颇有相似之处。
商业顾问,工作本质运用沟通艺术,理性的处理人的非理性。因为,会向独立商业顾问求助的企业客户,在遭遇自身难以跨越的瓶颈,付出了足够的试错成本,提出的诉求通常夹带着情绪和非理性。把握人性、理解沟通的智慧,才能透过表面的客户诉求,抓住问题本质,引导客户完成可执行的步骤。
高管教练,有能力身居高管职位的客户,通常不缺少学习的能力、具体的知识(know-how),而是缺少不被情绪干扰的理性决策(know-when)。化解情绪干扰,通过引导和恰如其分的鞭策,帮助客户释放潜能,还是基于对人的理解。

绝大多数人,对多重职业还存在两个常见的态度。

  • 首先,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本职工作已经够忙了,还要挤出时间去发展第二、第三、第四职业,不会忙死吗?
  • 其次,忙于跨界、在不同事务间流连的人,似乎必然无法深耕某个专业,如何保证自己的专业性?会不会样样通、样样松?

正好引出下一条原则。

2.2 职业间的协同作用

不同的斜杠职业间,需要具有能相互加强、提升效率的协同作用。

搭配得当的多重职业,不仅和专业化不冲突,反而能大幅度加强专业深度。

这一点,乍一听很反直觉。

但事实上,我们早有生活经验。


(1)很多看似互相侵占时间的工作任务,本质上,是同一件事。

阅读和写作,本质上就是一件事。

更多阅读,带来更多产出。更多产出迸发更多聚焦的问题,带来更有针对性的阅读。

学习和教学,本质上也是一件事。所以才会有“教学相长”的说法。

互联网营销专家、前百度副总裁李叫兽(李靖),也有过类似的观点。

来源 / 公众号李叫兽

【白一喵的例子】

自从我去年开始全职斜杠生活,阅读数量和效率,有大幅度提升。

做商业顾问、做知识服务、持续写作,让我的学习目的更聚焦了,也迫使我发明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现在,我一个月的书籍阅读量,可以到20~50本,而且能确保获取到的知识,能用来解决我和客户的问题,创造价值。

这个是我过去从事单一工作时,未曾有过的体验。

盲目追求一时的兴趣、各种“风口”,而忽视了不同工作间的协同作用,正是那些伪·斜杠、尝试斜杠生活失败的人,最常犯的错误 —— 在起步时,挑选了和本专业、或者本职工作的能力内核,相差过大的斜杠职业。

比如,本职工作是办公室行政,想要一步斜杠到,做跨境电商独立站。

从概率上看,不容易成功,个人站的工作也很难有助于自己做好本职的行政工作。反过来也一样。

(2)另外,相比单一职业的人,从事多重职业的斜杠人,有机会打破学科、职能的边界,从不同的视角,围绕同一个(或一组)能力核心,发展出更深刻的专业深度。

沿用美国投资家、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的观点,头脑中具有多套思维模型的人,相比只有单一思维模型的人来说,更具专业深度竞争优势


这恰好能反驳 斜杠 = 不专业 的论调。

当然,包括我自己在内,绝大部分斜杠人,开启多重职业的初心,并不是追求专业上的卓越,而是出于多个层面的利益考量。

综合起来三个字:幸福感。

2.3 幸福感


主动选择具有多重职业的斜杠人生,最终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感。

幸福感,来自于三个维度的综合评分:

  • 工作价值感:从事能为自己带来“自我实现”感受的工作
  • 生活平衡感:为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保留合适的空间
  • 财务安全感:满意的赚钱效率(时薪),以及提升个人市场价值(而不是估值)的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单一工作为什么很难充分满足这些诉求?

2.3.1 工作价值感


知乎上有一个热议话题。

看看里面的回答, 无一不透露出,对于工作价值感的不满。


绝大多数企业,不会因人设岗。

或者说,因人设岗的个例,降临不到绝大多数人的身上。

这意味着,工作中不存在每个方面都和我们个人价值来源相匹配的情况。这个情况,在发展迅猛、岗位定义经常模糊不清的互联网行业,尤为突出。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份工作中,能有50%的部分,能和自己的成就感来源匹配,再配合过得去的薪水,我们就觉得很知足了。

你也许喜欢一线的销售工作中,和客户深入接触、逐步建立信任的部分;但是厌恶为了达成业绩,有时不得不违心的把产品销售给不适合的客户。

你也许喜欢产品经理把握需求、设计规划一款产品的创造过程;但是厌恶和不合拍的团队磨合,在无效沟通上浪费时间的感受。


短期内,这样的困扰可以忍受,但随时间累积,很容易带来职业倦怠感

那些真正重视工作价值感的人,会在本职工作以外,寻求其他途径,充分发挥能让自己获得价值感的事情。甚至主动离职,寻求能为自己带来意义感、自我实现感的工作。


除了人岗匹配的问题,企业内部教练式领导力的缺失,也会极大削弱员工的价值感。我在第5章、第6章,会详细展开说明。

2.3.2 生活平衡度

管理顾问 / 传播专家 / 作家 / Each Hour联合创始人 / Sydney Skinny创始人奈杰尔·马什(Nigel Marsh),在一次TED演讲中,发表了他对于工作·生活平衡、以及商业公司的本质的看法。

ted.com/talks/nigel_mar

核心观点是:商业公司,和个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许真的存在内核上的冲突。


斜杠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能依照个人意愿自主选择的能力。

具有这样能力,或者相信自己具有这样能力的人,会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斜杠人生形态。

可能是选择一份相对清闲、收入一般的全职工作,同时从事其他职业、获取更多收入。

也可能是彻底离职,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组合,只工作不上班。

只要能利用多重职业间的协同作用(见2.2节),就能提升效率,用更少工作时间、带来更多的工作成果。

不同的斜杠人,还可以发展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生活节奏,而不是受命于人,死板的遵守朝九晚五、甚至是996。

【白一喵的例子】

我不习惯按天划分工作,而是每周有个大致的工作、研究、创作目标。

我根据身体的节律和精力高峰/低峰,来分配工作量。状态好的时候,我会集中好几个小时工作,密集产出,提前筹划之后的工作,甚至提前完成2~3周的工作内容。

其他时间,我都在逛书店、逛商场、观察人群、和付费用户聊天,在“闲聊”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获得对于用户和市场的洞察。

和在公司工作时相比,我能感知到的工作时间,已经大幅下滑了。据我大致的统计,目前一周工作时间,大概是14~20个小时左右。

2.3.3 时间投产比

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也有苟且。金钱仍旧重要。

工作就是为客户和市场创造价值,换取回报的过程。归根到底,贩卖的是我们自己不可再生的时间

出于赚钱效率的考虑,对个人来说最佳的策略,就是重复售卖个人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看,在公司全职工作,或者100%收入来自于公司全职收入,并不是一个划算的生意。

因为一份时间,只能卖一次。

另外,聚焦到中国,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匹配的是,企业普遍在用人上缺乏可持续性的战略眼光和能力。即便是在互联网这样的非传统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了主流。工作时间过长,必然会稀释单位时间的收入。

数据显示,国内企业员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过长。

其中,年薪在30—50万的中高端人才的平均时薪,明显低于年薪10—20万、和年薪50万以上的人群。

七成以上中高端人才工作外占用时间(正常8小时以外)超出3小时。其中,46.54%的中高端人才因工作外占用时间(正常8小时以外)超出3小时,使得其时薪低于50元。

因此,即便是出于纯粹的利益计算,有能力的人自会选择“自我雇佣”、“个人即公司”的生活模式。

这在中国,具备绝佳的实践土壤。

丰富,甚至是过剩的互联网应用实践和技术进步,给一份时间的多次售卖,提供了支持。


/ / /

第3章 兴起
斜杠在中国

具备斜杠特质的跨界人,在中国的活跃主阵地是互联网行业,或者和互联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一切源于互联网行业天然的“无边界”属性,和移动互联网对个人能力的极度放大。

符合第2章定义的真·斜杠,未必会刻意强调自己的“斜杠”人设标签。

多数情况下,为了回避 职业身份多 = 不专业 的刻板印象,减少沟通成本,对外介绍自己时,他们会分场景、分客户群,选择性的展示不同职业身份。

【白一喵的例子】

避免多重职业身份带来的不必要的误会,是所有斜杠人的必修课。

我就有多个版本、侧重不同的自我介绍,因人因时而用。在旧文<如何把最简单的自我介绍,打造成最强的流量抓手>中有提及。

本科计算机专业的珞珈(公众号:Carlos珞珈),抢了专业设计师的饭碗。靠深耕PPT模版设计这个细分领域,在大三期间就月入过万,在大四期间做到模版销售额突破15万,在2017年试水知识付费,16个小时突破10万销售额。

目前,他的半年个人收入,可匹敌170万年收入的阿里P8

成功模式可以总结为:

个人能力 x 移动互联网 + 细分需求 x 大市场 = 年轻且暴富

打开视野,细细搜索,类似珞珈这样,声名不见得远扬,但是年纪轻轻就累积了超越父母辈财富的跨界人,并不是孤例。

在中国,斜杠年轻化,且职业经历多半和互联网行业有关。

我推测,背后原因有2个。


(1)以90后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原住民,正在享受丰富(甚至过剩)的互联网资源,给个人带来的红利

我在旧文<从校园到职场:如果回到工作第1年,我要扇自己3个耳光>中提过,出生于1990~2000年间的年轻人,完整的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从小玩着电脑、刷着手机长大的互联网原住民。在玩转互联网,放大个人影响力这件事上,他们并不陌生。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是高度竞争的领域。

每一个的细分赛道,都有大大小小的公司、团队,在那里厮杀。

对于公司,这是诅咒。对于个人,这可能是福音。

因为,有太多可供选择的互联网工具,放大个人价值。

传统营销人口中的4P(产品、价格、渠道、宣传),原本需要一个团队来交付。

现在,在中国,很可能一个人就够了。

来源 / 知识社群“生财有术”,群主亦仁
  • 卖产品,实体有1688一件代发。类似知识服务这样的虚拟产品,上不了得到,也有知识星球、小红圈等社群变现工具。
  • 做溢价,有腾讯生态社交链的buff,独立个体天然比公司更具情感穿透力和可信任感。今年热议的KOC和私域流量,就是明证。
  • 做渠道,用微信个人号+个人品牌,养起用户池,撑不起大公司,也足以让个人(或小微团队)衣食无忧。
  • 做宣传, 有免费的自媒体,载体更是多重多样、任君挑选: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短视频平台(尤其是抖音、B站)、遍地的社交app......

可以说,在中国做斜杠,具备绝佳的环境优势。


(2)深植于互联网行业基因的跨界、“无边界”属性,常使从业者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完成了个人能力的横向拓展,为个人的“斜杠化”创造了必要条件

市场复杂且变化快、产品复制的边际成本低、全行业高度竞争等因素,使互联网行业对突破式创新的有天然的、近乎偏执的极度追求。由于发展过快,也导致核心岗位普遍具有边界模糊、缺少所谓“对口专业”、要求的技能点多元的特点。

以互联网行业常见的运营岗位为例。即使是初阶经验者,一个合格的运营,需要达到的胜任力评分如下。

来源 / 《运营之光》,黄有璨(著)

玛西·埃尔博尔在自己的书中提到,任何一个领域,都有黄金四斜杠

写作/教学/演讲/咨询,是4个在任何领域都好用的“百搭款斜杠职业”。

我们把黄金四斜杠,以及第2章2.2节提到的协同作用,和上面的运营岗胜任能力项目,放在一起,看出下图的对应关系。

极具广度的工作内容,不小的工作强度,能让职场新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广度优先、个别方向有侧重的方式,迅速拓展通用职业能力,为发展多重职业奠定了可能性。

当然,任何成功,都是环境和个人,同时作用的结果。

具有跨界属性的斜杠人,是否具备一些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

反过来说,上文提到的中国大环境,并没有大批量孵化出成功的、能汇聚媒体焦点的多重职业者,阻碍在哪里?

第4章和第5章,会继续展开讨论这两个问题。


/ / /

第4章 观察
不同跨界复合型人才的相似之处

斜杠的近义词,是跨界。

跨行业间的可复用技能,来自于在多元教育、生活和职业经历中,培养出的批判性思维。

我挑选了8位具备跨界属性的国内名人,作为案例。

他们或许未曾刻意标榜自己的斜杠属性,但是突破了专业、行业、职能的次元壁,实现了“跨界打劫”,是事实上的斜杠青年/中年/老年。

他们是:郝景芳、邱晨、马薇薇、樊登、罗振宇、李笑来、梁文道、蔡康永。

信息搜集/表格制作:白一喵,公众号有清晰大图

从上图中,能找出一些相似点。比如:

  • 有人文学科的教育背景,或是相关的工作、生活经历,颇具“文艺范儿”。以蔡康永、梁文道为代表。
  • 有阅读和写作(本质上,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件事)的习惯。以李笑来、罗振宇、郝景芳为代表。
  • 有过辩论、或者类似的思辨训练的经历。以蔡康永、梁文道、樊登、马薇薇、邱晨为代表。


所有特征,指向同一个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从这个关键词出发,能很自然联想到,斜杠现象没有在中国遍地开花的底层原因。


【白一喵的例子】

我大学期间的专业是计算机,但在专业课上一直算是个学渣。

反倒是在自己出于兴趣选修的科目上,表现最好,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中国传统戏曲研究、日语,还有其他一些偏人文类的课程。

在没有功利考虑的情况下,我喜好的阅读主题,集中在哲学、设计、心理学、生物化学、脑科学。


/ / /


第5章 阻碍
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缺失,影响个体释放潜能的干扰

普利策奖得主乔治·安德斯(George Anders),在《能力迁移》一书中指出,跨行业间能力迁移的核心,在于拥有5种批判性思维,包括探索、洞察、制定规则、连接、和说服。

书中提到,专业不应成为限制学生职业能力的障碍。而突破学科界限的能力,来自于融合了工程学自然科学人文学科思考方法的认知科学训练。

在中国,无论是在意识上,还是在具体的落地上,认知科学的有效普及,都还没有足够成熟。强调专业细分、轻视“非实用性”学科,仍然是主流的态度。而抱有这样态度的学生,离开校园,走入职场后,会继承思维惯性,容易过度追求实用主义,而不注重背后的思辨。

除开旧意识高等教育的惯性,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的过度爆发,也使得教育本身有了快消化、娱乐化的趋势,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育的严肃性,模糊了“个人的成长和进化,必定伴随痛苦的挣扎”的客观事实。

在部分媒体渲染下,大众倾向于把个体的成果,归功于运气、得天独厚的天赋、偶然踏上某个风口、掌握了不为人知的奇技淫巧,而不是结合个人特质、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持续打磨。

人们在工作场所中,平均发挥了百分之多少的潜能?平均值是40%

来自《高绩效教练》中的这个调研数字,虽然来自小样本,却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中国的语义环境下,对个人释放潜能的干扰,主要来自:

(1)陈旧文化的惯性

虽然经过千百年的变迁,文化母体中“轻商“的一面,仍然在持续影响我们的认知。

我在第2章2.2节已经指出,发展多重职业和专业化并不矛盾。

然而,对“学以致用”、“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狭隘理解,文化基因里对“一心多用”、“三心二意”、“不务正业”的偏见,仍旧在持续影响每一个人的认知。

在我大学的整个阶段、和职业经历的早期,就经常面临诸如“你学计算机的,干嘛不做程序员,来干这个”的质疑。

(2)传播环境的嘈杂

中国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繁盛,还有5G技术快速进步,不断拉低信息生产和传递的成本,但是也带来了副作用 —— 产生了大量信息噪声。

学会避免信息过载对有限注意力的掠夺、对理性思维的干扰,是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随手在微信中搜索副业、斜杠,能看到的一部分标题

仅以微信公众号为例,从业者的普遍共识是,篇幅适中、句子简短、插图丰富、情感密集、观点极端的内容,更容易夺取眼球,获得大众的关注。

这本无对错,只是客观上,对理性思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短频快的场景中,失去了仔细辨认能力的读者,不经意间错误理解了斜杠、多重职业、副业的本质。

  • 以为是年轻人的短暂时髦,而不是释放个人潜能的新选择
  • 以为是以有趣为靶的追逐,而不是对价值感和匠心的追求
  • 以为是要在某个领域达到了前10%、积累足够资本后才有资格去追求的奢侈品,而不是人人皆可为、基于策略性思考的新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3)自我设限

这是最为重要的干扰因素,也是前面2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质上,自我设限源于恐惧。恐惧的表现形式多样,比如:

  • 对公开售卖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
  • 害怕失败,迟迟不敢尝试第二职业
  • 畏惧别人可能评价自己“没能力才会搞副业”、“不专注”

顺带一提,作为商业顾问,我在不少中小型企业的高管身上,也能看到类似的恐惧和焦虑。看来这很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 / /

第6章 建议
给观望者、给斜杠青年、给中小型企业主


以下是我的个人建议,源于我对全球斜杠趋势的观察、个人的研究、以及对社群成员和服务客户的观察。仅供参考。

6.1 对斜杠人生心存疑虑的人

如果你是在校生,建议尽早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广泛的涉猎和实践。

乔治·安德斯的《能力迁移》,威廉·德雷谢维奇的《优秀的绵羊》,可以作为参考启发。


在职业选择上,优先选择迭代速度快、工作多元、具有“无边界”性质的行业,类似互联网+(或+互联网)。互联网早已不再是什么新兴行业,而是全行业的技术工具和基础。

如果你在寻求职业转型,无须顾虑自己的年龄,不管是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老鸟。

我和所有从事教练工作的朋友一样,都相信人的潜能。未来可以企及的成就,不应该受制于过去的表现。


对每个人来说,总有更多的潜能在等待着被释放。

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也有各自的独特优势。

年轻人的学习能力更强,试错成本更低;年长者的学习能力下滑,但理性决策的智慧(wise reasoning)会随年龄递增。

如果你处在职业倦怠期,请不要冲动辞职。逃离现状不是最好的一种解决方式。

你可以从第3章提及的黄金四斜杠(写作/教学/演讲/咨询)中,选择自己天生更擅长的一个,开始作为第二职业的尝试。在心态上,可以当作是“兼职练习创业”。


如果你在当前环境下,仍怀揣创业梦想,我建议先采用单干的方式练手。

如果创业为了赚钱,没必要选择复杂的模式、没必要组一个大团队。精准的细分需求,精益的运营方式,足以让个人过得很舒服。

如果创业为了理想,也要先存活下来,顺便做好个人修炼。毕竟,要先领导自己,才能领导别人。


不管是少年得志,还是大器晚成,都好过庸庸碌碌。

不要等着环境都成熟了,才去实践。

红利只会留给目光长远、早早布局准备的人。

两句话送给大家,一句来自《高绩效教练》。

唯一能限制你的,只有目光短浅和自我设限。

一句来自《能力迁移》,也就是书的英文原名。

You can do anything.

6.2 对斜杠人

建议根据第2章的3个原则,全面复盘个人的状态。不管你仍然受雇于某家企业,还是已经自立门户。

以我的经验,中国的斜杠人,比较缺少思考和讨论的部分,从来不是金钱的获取,而是可迁移的能力、不同身份间的有效协同、以及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那一部分幸福感。

缺少思考的常见后果,就是工作时间过长、个人生活和作息的混乱、人际关系的冷淡,等等。这都会危害到个人的幸福感

一个人的公司,也是公司,同样要思考如何可持续发展、基业长青。

不要孤军奋战,要抱团成长。

开放、开源,不会使你失去,反而会得到更多。


主动走出去,布道真正的斜杠文化。也欢迎和我交流,一起前行。


6.3 对中小型企业主

我一向致力于推广斜杠文化,可能会给部分读者一种错觉,以为我是在和企业唱反调,鼓励有能力的员工离职单干。

这并非我的本意。我也不认为企业成长和个人成长之间,是零和博弈的关系。

鉴于我服务的企业客户,都是中小微规模、追求转型的企业,也有一些建议给到你们。

今年的市场环境,让大家都感受到了线上获客成本红利的消失。来源于人口增长见顶、智能手机出货见顶、用户使用互联网产品的时长见顶。

未来的红利,在于深挖用户价值,创造新的增量市场。不管是深挖存量市场的用户价值,还是创造新的增量市场,都离不开企业快速、持续、稳定的创新。而组织的一切行为,需要来自人才的支撑。发展培养、有效利用跨界创新型人才,自然就成为了所有企业绕不开的话题。

具体来说:

(1)重视教练式领导力的养成

大环境对于创新的要求,使过去“拿年轻人当便宜的螺丝钉,不好用就换”的思维,不再有效了。

出生于1990~2000年的千禧一代,物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更加渴望在中国中追求自我实现,希望工作有价值、有意义、有目的,能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

这一切的基础,在于教练(coaching)式领导力的培养。

要知道,一个糟糕的中层领导,可以抵消掉10个优秀的外部培训讲师的努力。

而且,别忘了第3章提到过,现在的环境下,有能力的个人,商业化变现是相对容易的。也就是说,只靠金钱,恐怕很难留住高潜质人才 —— 没准人家副业收入早已超过工资了。

在自我实现层面,满足员工的发展诉求,才是最好的解药。


具体操作上,可以借鉴车和家组织发展部(组织发展部高级总监为张辉,公众号 辉哥奇谭)的做法。

教练技术,可以参考:

  • John Whitmore的《高绩效教练》
  • Max Landsberg的《The Tao of Coaching》

(2)开放和斜杠人才的互惠合作


罗振宇提出过“U盘化生存”的概念: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具有相当专业深度的斜杠人,通常就是这样的U盘型人才。

我最爱举的例子,就是精通内容营销的人才。我就多次向希望招聘专业内容营销人才的客户泼冷水,

愿意加入你们公司的人,水平通常很一般。因为,水平高的早已单干,活得很滋润了”。

中小型企业,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高水平的关键人才,难以被公司直接雇佣,而且这样的情况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多。

与其强行招入麾下,不如和这些U盘人才进行互惠合作。比起简单的项目外包,我更建议的合作方式是:

  • 让他们担任外脑/智囊团/影子内阁
  • 让他们为创始人提供导师(mentoring)服务,贡献外部视角


越来越多的创始人已经意识到,过去的成功经验,不足以保证未来的成功。

在个人能力提升上,经常感受到强烈孤独感的创始人,更加需要第三方、中立的、具备多元思维能力的、多个外脑的辅导。能力出众的斜杠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考虑到选择斜杠生活的人,通常更重视工作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企业除了服务费以外,还可以通过承诺品牌背书、提供新的学习体验、通过积极配合让对方感受到成就感,来和第三方U盘人才、完成多层次的价值交换。和选择价格高昂的咨询公司相比,这其实是更加合算的一笔买卖。

识别人才的方法,除了参考第4章以外,还可以在多次的生意往来中,逐渐建立信任,辨别专业深度。通过足够长周期的磨合,将价值观匹配、利益诉求匹配的外脑,正式招募至麾下,也是可以考虑的,比轻信大公司大职称、快速空降外来兵的做法更稳妥。

总之,与其强求人才为我所有,不如追求人才为我所用

/ / /

写在最后

以后再提到斜杠,希望大家能联想到的是:

  • 人人可选的一种生活方式
  • 横向迁移可复用技能、跨界发展的能力
  • 像公司一样自运营的个体

单一职业的时代,即将走入尾声。多重职业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我是白一喵。只工作不上班、多栖发展的1人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 マルチプル・ワーカー 「複業」の時代:働き方の新たな選択肢,山田英夫
  • 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Marci Alboher
  • Managing Yourself: CEOs Need Mentors Too,Suzanne de Janasz,Maury Peiperl
  • Wise Reasoning in the Face of Everyday Life Challenges,Igor Grossmann, Tanja M. Gerlach, Jaap J. A. Denissen
  • 高绩效教练,John Whitmore
  • 能力迁移,George Anders
  • 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黄执中等
  •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 运营之光2.0,黄有璨
  • sohu.com/a/233402678_65
  • 我的奋斗歪史。(公众号 珞珈Carlos)
  • 万字干货 | 年入300万后,我亲身经历的四种「暴富」模式 (公众号 珞珈Carlos)
发布于 2019-11-11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