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周刊 下的文章

山巅周刊第28期:蚂蚁集团全球最大规模 IPO


这里定期分享科技、信息技术、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封面主题:蚂蚁集团全球最大规模IPO

2020年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将在港交所和上交所科创板同步发行上市,以“进一步支持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内需,加强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

160329525543983300_a700x398.jpg

蚂蚁集团起步于网上购物网站淘宝网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分拆旗下金融业务,成立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金服),2020年6月变更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集团)。

10月26日的公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Ant Group Co.)计划通过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至少344亿美元。


山巅周刊第27期:数字人民币


这里定期分享科技、信息技术、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封面主题: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

bg2020091414.jpg

现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关于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分析》一文中说明: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M0)......(面对)新一轮私铸货币、外来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博弈,国家有必要利用新技术对M0进行数字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性的基础货币。


山巅周刊第26期:瓶子的故事


这里定期分享科技、信息技术、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封面主题:瓶子的故事

kleankanteenlonglogo.png

美国知名不锈钢水瓶生产商、加利福尼亚奇科市的家族企业 klean kanteen 在2004年出售第一批不含双酚A(BPA)的不锈钢水瓶,并坚持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这些水瓶生产基地主要位于中国深圳,并将产品分销至全球七大洲。


山巅周刊第24期:用标准交付取代沟通


这里定期分享科技、信息技术、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封面主题:用标准交付取代沟通

不论是在技术还是管理中,我比较反对在可以使用标准和流程的地方却使用协商和让渡以期望达成一致。随时都用沟通来解决问题,结果是难以解决问题,甚至产生许多不可预期的问题。比如一个小程序就可以完成所得税清算,还需要和可能涉及到的学校、医院、银行和税务局去沟通沟通吗?

Delivery-Standard.jpg

沟通不是一件好事。

——亚马逊内部会议上,有人提议改善各个小组之间的沟通,贝佐斯做了上面的回答。他认为,随着人数的增加,点对点沟通的成本巨大,而且会导致混乱。他希望每个小组都尽量小,保证内部沟通有效。小组对外提供定义良好的接口,可以从接口上拿到所有信息,尽量消除直接沟通的必要。


山巅周刊第23期:排错(Troubleshooting)


这里定期分享科技、信息技术、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封面主题:排错(Troubleshooting)

排错(Troubleshooting),或称除错,在系统管理、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排错过程一般要求参与者熟悉系统的正常运作状态及近期的变更历史,并通过系统排除的方法将问题一步步简化。

troubleshooting.jpg

曾经做过MCSE,其工作描述是“有效地规划、实现、维护和支持信息系统”,实际自己经历的期间基本上都在排错。Trey Harris《500英里的电子邮件》这个故事也足够精彩。


山巅周刊第22期:荒谬的论文


这里定期分享科技、信息技术、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封面主题:荒谬的论文

bg2019021501.jpg

上图是一架小飞机停在草地,一个人从上面跳下来。

这张图取自一篇2018年12月发表的正式论文,作者单位是哈佛大学医学院,论文题目叫做《从飞机跳下时,降落伞防止伤亡的作用研究》(Parachute use to prevent death and major trauma when jumping from aircraf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g2019021502.jpg

研究小组让一组人带着降落伞,另一组人不带(就像上图),都从停在草坪上的小飞机跳下来。可想而知,所有人都平安无事,因此论文经过模型分析,一本正经地得出结论:降落伞没有明显作用。


山巅周刊第21期:致富难靠高工资


这里定期分享科技、信息技术、商业、医学及人文资讯,每周日发布。欢迎投稿或推荐线索。


封面主题:致富难靠高工资


真正富裕起来的人,都是通过拥有某种价值迅速增长的东西而致富,可以是意外之财或者股权、房地产、自然资源、知识产权及其他类似的东西,而不太可能是高工资。从Sam Altman的博客、美国科幻小说大师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稿酬及验光师赫伯特·A·沃特海姆的投资都可以印证这一点。

bg2019030101.jpg

阿西莫夫在回忆录《人生舞台》中提到,成名后,他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完稿时的1990年是收入最高的一年。很不幸,1992年他就去世了,享年72岁。据他的妻子说,那一年的收入比1990年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