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那天,Tim Berners-Lee(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了我们称之为万维网(WorldWideWeb,W3)的想法。1990
一种文档格式(HTML)、两个软件(Web 服务器和浏览器)和一种协议(HTTP),搭建起万维网的雏形。受维多利亚时代时期生活大百科《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hing》的影响,万维网的雏形被命名为 Enquire,类比条目和索引。
互联网(Internet)是指
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19
互联网承载着众多应用程序和服务,其中就包括万维网。万维网是文件、图片、多媒体和其他资源的全球集合,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万维网的主要访问协议,万维网的服务使用
伯纳斯-李在
1991
1994
2021
年 6 月 30 日,万维网的源代码以数字资产(NFT)形式,在世界著名拍卖平台苏富比的一场在线拍卖 This Changed Everything 中拍卖成功,成交金额高达 543 万 4500 美元(约合 3513 万人民币)。 NFT 由四个元素组成:包含蒂姆爵士编写的源代码的原始时间戳文件、9555 行代码的移动可视化、蒂姆爵士写的一封信,反思代码及其创建过程,以及 Tim 爵士使用 Python 从原始文件创建的完整代码的数字
“海报”。NFT 引用的代码行包括蒂姆爵士发明的三种语言和协议的实现,这些语言和协议仍然是当今万维网的基础;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 URI(统一资源标识符),以及指导早期 Web 用户如何使用该应用程序的原始 HTML 文档。
更多万维网的历史,可参考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2002 的记录:History of the Web
万维网在
- 根据
Centrum Wiskunde & Informatica(CWI)研究员 Guido van Rossum 的机器人网络抓取,到 1992 年底,大约有 50-60 个网站; -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 ( MIT ) 研究员
Matthew Gray 的一项研究,到 1993 年底,共有 623 个网站; - 根据 Matthew Gray 的统计,到 1994 年年中,共有 2,738 个网站;到年底,超过
10,000 个网站。